首页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读书心得汇编4篇

心得体会 |

时间:

2021-03-25

|

【www.a9158.com--心得体会】

杨景芝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儿童)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灿漫的个性和情感的培养让我们很佩服。杨景芝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和理论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读书心得汇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读书心得汇编4篇

篇1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读书心得

  杨景芝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儿童)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灿漫的个性和情感的培养让我们很佩服。杨景芝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和理论正是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中发展起来的。由于她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所以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的结合。

  正如杨景芝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她的开放的心态和理论的开放性。

  “开放”与“交流”是分不开的,就杨景芝来说,通过与儿童亲自交流,感悟到儿童可爱的童心,深入儿童心理的内部,仔细观察他们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等心理能力的发展,发现他们固有的发展潜能和智慧,了解到不同个性和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不同兴趣、能力和要求,找到了因材施教的契机和突破口,而没有因循于国内外权威制定的固定教育模式。杨景芝不仅与儿童本人交流,而且与他们的作品交流,通过与成百上千的儿童作品对话,她找到了打开儿童心灵深层的钥匙,探索出一套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的绘画教学内容、方法和规律。

  从大处说,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爱来自于她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心。众所周知,当前除了人们常常谈论的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外,还有一个精神危机。这一危机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现代社会竟然把人自身之感受和理解的最忠实写照艺术,这种能在人的精神世界掀起狂涛巨浪的艺术这种被视为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的艺术,也当成一种品或人自身在社会中地位的标志和虚假包装物。

篇2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读书心得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选择中走着自己的路。我的大半辈子,虽然总是在教育天地里打圈子,然而,只有当我深深置身于孩子们的艺术天地之后,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路。

  生活里的触动与思考:

  杨景芝老师把科研重心转向基础教育,并且认认真真地去做这件事,是因为生活里一些事的触动和思考。这些事来自她自己的孩子、朋友家的孩子。

  她说,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而全民族的素质提高,的确要从娃娃抓起。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是一项十分有利的活动,它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她从身边儿童成长的实例,看到了形象思维能力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使她认识到,基础美术教育对儿童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人才发展中的一项必修科目。

  她的观点:

  杨景芝老师一直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既关注国际艺术教育的变幻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一方面,不赞成脱离儿童市级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她有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她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

  她的发现:

  杨景芝老师长年累月地坚持研究文献资料,做实验和调查。她发现,儿童绘画发展的高峰期不是在8岁,而是在5岁、6岁时。因为这一时期儿童的认识发展不受真实生活约束,无论在造型表现方面、色彩运用方面或画面空间表现方面,儿童一概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画。因此,他们的绘画表现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她还通过写生实验教学,对以往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研究中的某些论断作了修正,并从艺术创作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儿童实际发展的特点作了新的界定。她认为,如果在儿童早期美术教育中,经常注意引导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从写生入手发展造型表现能力,这样,儿童思维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发展就不是在9岁以后,而是从6岁、7岁甚至更早时期开始。那些初步具有通过观察进行写生的孩子,他们的知觉能力方面会得到超前发展。

  杨景芝老师在观察自己女儿的写生的过程中意识到,儿童写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也能使他们通过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同时,儿童在对物象进行精细描画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写实能力,而且也锻炼了耐心和毅力,培养起做事踏实认真的品格。

  儿童画写生没有一定章法,常常从自己认为最方便的地方起手画。他们观察了眼前的复杂形象,经过大脑的综合分析,再创造一种表现符号画出来。因此,儿童写生的过程也是创造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写生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同,不需要给儿童讲过多的知识,只要认真启发观察,帮助儿童分析对象特征,激发儿童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自己大胆果断地去画的信心,儿童就能自己画。我们不需要教儿童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

  我的思考:

  第一,杨景芝老师50余年对美术基础教育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她却一直坚持研究。这种工匠精神值得我学习。

  第二,杨景芝老师研读了很多文献资料,请教了很多牛人,参加了很多研讨会,总之,她通过各种机会学习。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学习。

  第三,她理论联系实践,从实验中、长期的观察中得出结论。这种实证精神值得我学习。

  第四,她善于思考、总结,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这种质疑精神值得我学习。

篇3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读书心得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作者是我国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的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所以在我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近学生,以自己对美术的热爱,激励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以自己对学生点滴进步的由衷高兴,点燃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自己平等参与学生活动的行为,增加学生对她的美术课堂的眷恋,真正做到用爱心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从中我受益非浅。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也是我的一位良师益友。

篇4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读书心得

  美术教育其实就是教会学生从生活中表现美,创造美。用一句话说就是:“只要在生活中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就是美丽。”最近我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分析和论述她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的“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爱好、性趣、个性、人格,因此,在感悟生活中的过程中可谓千差万别。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环境中,从不同的角度、方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与发现。我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要培养儿童对观察的性趣和深入细致观察的"品质,在深入细节中抓住实物的特征,准确的用图像表达出来。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对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应多进行一些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和欲望。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那一点点自信,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心态。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芝麻开花节节高。

延伸阅读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db:cate]
2021-07-25
在这个异常炎热的暑假,怀着一份让自己的假期生活更充实更充满乐趣的心态,我加入了学[db:cate]
2021-07-25
来家有学童版之前,有人向我推荐过《正面管教》一书,我没有看但很认同这个观点。今天[db:cate]
2021-07-25
即将搬到新园区,虽然条件好了,面对新的环境及外界的压力,我还是迷茫、困惑、犹豫,[db:cate]
2021-07-25
今天是20xx年2月10日,我在以琳翻译公司实习的最后一天。一个多月的实习经历让[db:cate]
2021-07-25
在历经了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让我[db:cate]
2021-07-24
《正面管教》是我买的很早的一本书,真正读起来,是上家长课程之后。原来看了个头,没[db:cate]
2021-07-24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爱的教育》,我捧起书,爱不释手,急忙翻看起来,沉浸在[db:cate]
2021-07-24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真的是一本好书!雷夫老师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db:cate]
2021-07-2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db:cate]
2021-07-22
  • 推荐访问